计算机学院(新华三IT学院)


 
 
 
首页 >> 教学工作 >> 质量工程 >> 正文
 
 
 
 
 
 
博士T工程实施方案
[成都大学计算机学院]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13日
查看:
  来源:

博士T工程实施方案

为了持续推进我院1334战略,构建并逐步完善基于“1256”架构的计算机类智慧人才生态培养体系,关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与学理论及方法,提升学院整体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本学院以母体优势师资为依托,着力实施博士T工程。为保障博士T工程的顺利开展和有序推进,特指定博士T工程实施细则。

实施宗旨

以全面提高我院教师的业务素质为目标,一方面,提升新进教师的TPACK能力,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让新进教师尽快掌握教学知识,尽快熟悉和丰富教学活动;另一方面,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沟通和知识融合,让教学知识丰富的教师掌握和利用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融合前沿技术,更新学科知识,丰富课程内容,提高科研水平。

一、基本原则

以教师在科研和教学方面互帮互助,优势互补为目标,成立研修共同体,开展教学科研活动。

二、面向对象

近五年新进青年教师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按照TPACK能力框架核心元素构成原则,组成3-5人的研修共同体,团队内各成员的教学研究内容既有侧重,又能优势互补,共同构成完整的TPACK框架体系。

研修共同体在自愿和协商的基础上形成,并需指派一名联络人负责共同体活动组织、记录等事宜。新进教师必须参加一个研修共同体;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由学院教务办根据督导评价和学生评价给出名单。

三、实施细则

新进青年教师和具有良好师德师风、教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且教学效果较好的教师组成研修共同体,加强沟通,达到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的双赢局面。研修共同体具体职责和任务包括如下内容:

1. 构建专业思政体系。各研修体须融合师德师风建设,在教学过程中打造课程思政,实践思政、项目思政和学术思政,构建专业思政案例库。

2. 构建TPACK知识地图。各研修体成立后,以学院教学科研的目标和内容为指导,并结合各自团队的主要教学科研目标,构建本学期具有团队特色的TPACK教学知识地图,作为研修体各类教学活动开展的指导性文件。

3.定期开展听评课活动。听评课活动主要由团队内部听评课和团队间听评课构成。

团队内部听评课:基于TPACK框架的团队内听评课在整体架构上应分为:课前准备、课中观察、课后总结三个阶段。课前准备阶段中,团队各成员应有意识地感知教材内容、了解本次教学的课程标准、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环节、教学设计等。团队负责人应提前安排好各成员间的听评课任务,并备好必要的评价量表、录音笔、录像机等辅助工具,以便为后续环节做好准备;课中观察阶段,各成员主要依据小组分工内容完成任务;课后总结阶段,小组成员分别就听课记录、录音回放进行组内总结与商评,以去粗取精,扬长避短。

团队内的听评课将以最终的听课记录、心得体会或改进意见作为评价标准,其中共同体中新进教师每月听课1-2次

团队间的听评课:该种模式的听评课采用团队成员的合作式听评课,在团队负责人的安排下,团队成员除观察整体课堂教学行为外,具体听评课侧重点和任务也应有所不同,每位团队成员都需完整地观察其他研修体授课的“TK”“CK”“PK”三类知识为主的技能,并侧重观察不同要素,形成“TK”、“CK”、“PK”、“学生效果”等各个要素的覆盖。通过团队成员的分工合作,按照TPACK的框架,对课堂教学进行分类听课再评价,不仅能在宏观上把握课堂评价的目标指向,也有助于微观上深入透视课堂教学行为。

团队间的听评课将以最终的听课记录、心得体会或改进意见作为评价标准,其中共同体中新进教师每学期听课活动不得少于1次。

4.定期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科研活动。在TPACK框架下,研修共同体将以各自教学中的思考和问题为目标,提出一系列微课题,围绕团队内的微课题完成每学期2-3次以专题式研讨活动、教学讲座、磨课等教学科研活动,对教学知识、学科知识和技术知识进行深入讨论,并形成微课题研究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且不限于:问题提出、研究对象和过程、研究过程和方法、问题讨论及解决方案。

5.参与教改项目、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研修共同体可将教学科研活动过程中的成果,进一步进深化提高,并以此积极申报学院微课题项目和校级及以上的教改项目,进行课程资源建设,申报建设教材和校级及以上一流课程;同时各个研修共同体产生的成果也将以原创团队的身份进入到学院教学科研资源库,在学院将来的绩效考评、课程建设、资源引用、对外宣传等方面体现其价值,研修共同体每年至少申报并完成5项微课题。

6.参与专业相关的信息化教学及师资培训。根据各个研修体的成果情况,学院将资质成果相关共同体成员参与信息化教学及专业相关的师资培训,并在培训结束后,学院将培育相关共同体人员面向学院乃至学校进行TPACK教学知识的推广,树立个人教学品牌。

7.参加各类教学技能竞赛。每学期学院将根据研修体的成果情况,定期组织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竞赛,研修共同体须指派共同体内新进教师以说课或示范课的形式参加比赛,依据竞赛结果,代表学院参加校内外的教学竞赛,竞赛成果归属于团队相关人员。

四、成果验收(以年度为单位)

1.提供专业思政案例不少于5例或者以一门课程/项目作为载体进行课程思政/实践思政/项目思政/学术思政建设,并撰写建设报告书。

2.围绕某TPACK研究主题进行研究,在教学班进行试点,并提供实施效果的对比报告。

3.提供团队听评课活动和教研活动记录以及个人学习心得(不少于3次)。

4.每年至少申报并完成5项微课题。

五、配套政策

为了充分提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增强研修共同体的核心凝聚力和竞争力,学院给予每个研修共同体一系列优惠政策,并作为年终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

1.每个研修共同体工作经费5000元/年(可适当追加支持教改论文版面费),每学年初,研修共同体成员须协商拟定年度活动计划,商定活动方案,形成年度书面计划,并提交工作经费预算表。研修共同体初期划拨经费60%,经成果验收合格后,划拨剩余40%经费。

2.学院将根据成果情况,优先推荐研修共同体成员参加师资培训、一流课程建设、教改项目立项、校内外教学竞赛等教学科研活动。

3.每年年终,学院将对各个研修共同体开展的教研活动和取得的成果进行检查,将评选出最优研修共同体,给予奖励,并通过成果展示、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在学院内部进行交流展示,达到相互学习借鉴,共同进步的目的。针对存在问题的研修共同体,学院将进行调整和整改,以达到不断优化的目的。

六、其他事项

(一)本办法中未尽事宜,由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

        (二)本办法自2022年10月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