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院师生:
根据《成都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实施办法》和成都大学本专科教学计划,开展2023年暑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程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有关事宜安排通如下:
一、社会实践的主题
实践感悟新时代 挺膺担当新征程
二、社会实践的主体
全校本专科学生。其中,本科2021级、2022级和专科2022级为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程。
三、社会实践的内容
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参与成都大运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等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构建“全链条”实践育人体系,切实打造“行走中的思政课”,在青年中广泛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关心关怀,学习党领导中国青年运动的光辉历程,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刻感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青春力量。
具体选题指南详见附件2
四、社会实践的过程
(一)社会实践项目的申报
社会实践分为校级项目、院级项目和自选项目。校级项目、院级项目可跨学院、年级组队。院级项目可在学院内跨年级组队。自选项目团队成员原则上不跨班级。各实践调研团队自行选配指导教师。
1.校级项目的申报。由项目负责人经所在学院团委向校团委申请。校级项目团队原则上均应有专门的指导老师,带队指导实践活动全过程。各学院(部门)可向校团委申报不超过2个校级项目。校级项目的结题标准按照第十八届“挑战杯”竞赛红色专项(附件12)活动要求执行(详细要求见学院官网通知:关于开展“挑战杯”成都大学2023年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的通知-计算机学院 (cdu.edu.cn))。学生参加成都大学团委组织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可认定为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程,实践成绩作为本课程成绩。申报校级项目没有成功的,可以继续申请本学院的院级项目。
2.院级项目的申报。由项目负责人向所在学院团委申请。院级项目团队原则上应有专门的指导老师,带队指导实践活动全过程。学院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人数不到1000人的,不得多于3个院级团队;学生多于1000人的,不得多于5个院级团队。院级项目原则上不超过20人,不可跨学院,可以跨年级组队。项目负责人由本学院老师或思政课教师担任院级项目指导老师。
3.自选项目的申报。没有申请校、院级项目的同学,可组建自选项目团队,每个团队成员数原则上不超过10人,不跨行政班。团队的指导老师除由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担任外,也可由学生所在学院的其他教师担任。
申请校级项目和院级项目都没有成功的,可经项目负责人所在班任课教师批准,转为自选项目。
(二)社会实践项目的立项
1.校级项目由学校团委审核立项,并填写立项汇总表,并发给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教学办公室。
2.院级项目由院学工办审核立项,填写立项汇总表,并发给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教学办公室。
3.自选项目由任课老师审核立项,填写立项汇总表,并发给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教学办公室。
(三)社会实践项目的实施
各项目团队根据自己申报立项的项目主题、内容、时间和地点进行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的主题和团队成员有增减的,应由项目负责人向指导老师申请。指导教师批准申请后,在汇总表备注栏标明变动情况。
社会实践期间,各实践项目团队应充分创造和利用条件,向社会媒体和校园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面。鼓励各项目团队向校团委“成大青年”积极投稿,鼓励向马克思主义实践办公室积极投稿。具体投稿方式见附件。
(四)社会实践课程完成要求
社会实践课程以报告形式呈现,包括填写团队社会实践项目总结和个人社会实践总结两部分。
1.填写团队社会实践项目总结
社会实践团队负责人按要求填写成都大学社会实践项目总结。所有的校级项目、所有的院级项目和参与评优的自选项目另须完成“社会实践研究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要系统梳理、整理和总结本次实践活动,包括意义、过程、收获、不足等。实践报告可以图文并茂,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完成,侧重于纪实性。
“社会实践研究报告”是在社会实践报告基础上,进行学术分析和总结,要严格按照学术规范和格式成文。研究报告均不宜堆砌文字和图片资料,侧重于学术性。
校级项目总结成果交校团委。鼓励实践团队在提交规定项目材料的同时,创造性地进行成果总结和转化,提升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院级项目成果交各学院由各学院汇总后交给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教学办公室。
自选项目成果交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
2.填写个人社会实践总结
校级、院级和自选项目的所有同学均应把自己的社会实践个人总结以纸质文档(双面打印)和电子文档两种形式交到自己所在班的学习委员处,学习委员以班为单位交给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
社会实践个人总结包括个人的实践内容和心得体会,实践内容讲述个人在参加团队实践的具体内容,心得体会讲述个人参加实践活动的思想感悟和收获。个人总结可图文并茂,字数在1500字以上,一般不超过两页。纸质文档要双面打印,可打印后手写填写。
(五)社会实践总结的评阅
1.实践项目的评分
校级项目由成都大学团委组织评审,参照评分标准对项目的整体表现给出评分,并对项目组成员个人表现给出个人评分建议,完善项目汇总表后交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教学办公室。校级项目在开学返校后统一组织结题答辩。学校将对校级项目的实施和成果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评。
院级项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评审,参照评分标准对项目的整体表现给出评分,并对项目组成员个人表现给出个人评分建议,完善项目汇总表后交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教学办公室。
自选项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评阅,参照评分标准对项目的整体表现给出评分,并对项目组成员个人表现给出评分,完善项目汇总表后交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教学办公室。任课教师评阅自选项目时,应推荐1~3个优秀项目进入本年度社会实践成果评选候选名单。
项目汇总表均应同时提交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请先把项目汇总表电子文档发到指定邮箱,经核查格式后,再将纸质文档交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教学办公室。
2.个人成绩的评定
个人成绩由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在学生的《社会实践个人总结》中评定。任课老师评学生个人成绩时,应参考其参加的校级、院级项目的情况。
评阅完成后,任课教师把自己名下的学生社会实践成绩提交到教务系统里。
(六)社会实践项目的评奖
校级项目在开学返校后统一组织结题答辩。学校将对校级项目的实施和成果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评。
所有校级项目和院级项目,以及各任课教师推选出的优秀自选项目成果将入围本年度优秀社会实践成果评选候选名单。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评审专家组对所有入围候选项目根据报告文本的质量、观点、条理性、逻辑性、语言表述以及思想性等方面进行全面评审,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名。获奖成果编入《成都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暨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报告汇编》。
五、时间安排
(一)项目申报:2023年4月28日~5月11日。
校级、院级项目请将附件4申报汇总表、附件5申报书,在5月11日中午12:00之前交给计算机青协负责人,再由学校、学院进行评审。
21级同学请交至青协黄建钦处,QQ:2801678514
22级同学请交至青协陈瑾琦处,QQ:645783965
自选项目按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要求提交。
(二)项目立项:2023年5月13日~5月19日。
(三)项目实施:2023年5月20日~8月11日。
(四)报告撰写:2023年8月12日~8月25日。
(五)报告评阅:2023年8月26日~9月25日。
六、工作要求
1.坚守安全底线。
各学院指定一名辅导员老师担任本学院所有实践团队的安全联络员,压实安全责任制。 2.提升社会实践的实效。
团队成员应科学分工,明确职责。实践全过程应与指导老师保持常态化沟通。社会实践要注重实效,鼓励项目团队创造性地进行成果总结和转化。
3.注重扩大社会影响力。
各实践团队应加强实践成果的总结、宣传和推广,主动运用全媒体宣传方式,向校团委或社会媒体报送微感悟、图文故事、团队动态、实践风采宣传素材等,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面。
共青团计算机学院委员会
2023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