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
年底电信网络诈骗猖獗,为确保广大师生人身财产安全,谨防上当受骗,特告知注意事项如下:
一、常见电信网络诈骗作案手法
1、冒充社保、医保、银行、电信、教育局等工作人员。以社保卡、医保卡、银行卡消费、扣年费、密码泄露、电话欠费、助学贷款预缴费等为名,以自己的信息泄露,被他人利用从事犯罪,以给银行卡升级、验资证明清白,提供所谓的安全账户,引诱受害人将资金汇入犯罪嫌疑人指定的账户。
2、冒充公检法、邮政工作人员。以法院有传票、邮包内有毒品,涉嫌犯罪、洗黑钱等,以传唤、逮捕、以及冻结受害人名下存款进行恐吓,以验资证明清白、提供安全账户进行验资,引诱受害人将资金汇入犯罪嫌疑人指定的账户。
3、以销售廉价飞机票、火车票及违禁物品为诱饵进行诈骗。犯罪嫌疑人以出售廉价的走私车、飞机票、火车票及枪支弹药、迷魂药、窃听设备等违禁物品,利用人们贪图便宜和好奇的心理,引诱受害人打电话咨询,之后以交定金、托运费等进行诈骗。
4、冒充熟人进行诈骗。嫌疑人冒充受害人的熟人或领导,在电话中让受害人猜猜他是谁,当受害人报出一熟人姓名后即予承认,谎称近期将来看望受害人。隔日,再打电话编造因赌博、嫖娼、吸毒等被公安机关查获,或以出车祸、生病等急需用钱为由,向受害人借钱并告知汇款账户,达到诈骗目的。
5、利用中大奖进行诈骗。方式主要分三种。①预先大批量印刷精美的虚假中奖刮刮卡,通过信件邮寄或雇人投递发送;②通过手机短信发送;③通过互联网发送。受害人一旦与犯罪嫌疑人联系兑奖,对方即以先汇“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等理由要求受害人汇款,达到诈骗目的。
6、利用无抵押贷款进行诈骗。犯罪嫌疑人以“我公司在本市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贷款,月息3%,无需担保,请致电某某经理”,一些企业和个人急需周转资金,被无抵押贷款引诱上钩,被犯罪嫌疑人以预付利息等名义诈骗。
7、利用虚假广告信息进行诈骗。犯罪嫌疑人以各种形式发送诱人的虚假广告,从事诈骗活动。
8、利用高薪招聘进行诈骗。犯罪嫌疑人通过群发信息,以高薪招聘“公关先生”、“特别陪护”等为幌子,称受害人已通过面试,要向指定账户汇入一定培训、服装等费用后即可上班。步步设套,骗取钱财。
9、利用银行卡消费进行诈骗。嫌疑人通过手机短信提醒手机用户,称该用户银行卡刚刚在某地(如某某百货、某某大酒店)刷卡消费若干元等,如有疑问,可致电“某某人”咨询,并提供相关的电话号码转接服务。在受害人回电后,犯罪嫌疑人假冒银行客户服务中心及公安局金融犯罪调查科的名义谎称该银行卡被复制盗用,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要求受害人到银行ATM机上进入英文界面的操作,进行所谓的升级、加密操作,逐步将受害人引入“转账陷阱”,将受害人银行卡内的款项汇入犯罪嫌疑人指定账户。
10、冒充黑社会敲诈实施诈骗。不法分子冒充“黑社会”、“杀手”等名义给手机用户打电话、发短信,以替人寻仇、要打断你的腿、要你命等威胁口气,使受害人感到害怕后,再提出我看你人不错、讲义气、拿钱消灾等迫使受害人向其指定的账号内汇款。
11、虚构绑架、出车祸诈骗。犯罪嫌疑人谎称受害人亲人被绑架或出车祸,并有一名同伙在旁边假装受害人亲人大声呼救,要求速汇赎金,受害人因惊慌失措而上当受骗。
12、利用汇款信息进行诈骗。犯罪嫌疑人以受害人的儿女、房东、债主、业务客户的名义,通过电脑改号软件,以受害人熟悉的号码发送短信:“我的原银行卡丢失,等钱急用,请速汇款到账号xxxxxx”,受害人不加甄别,结果被骗。
13、利用虚假彩票信息进行诈骗。犯罪嫌疑人以提供彩票内幕为名,采取骗取会员费的形式从事诈骗。
14、利用虚假股票信息进行诈骗。犯罪嫌疑人以某证券公司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散发虚假个股内幕信息及走势,甚至制作虚假网页,以提供资金炒股分红或代为炒股的名义,骗取股民将资金转入其账户实施诈骗。
15、QQ、微信聊天冒充好友借款诈骗。犯罪嫌疑人通过种植木马等黑客手段,盗用他人QQ或微信,事先就有意和QQ微信使用人进行视频聊天,获取使用人的视频信息,在实施诈骗时播放事先录制的使用人视频,以获取信任。分别给使用人的QQ微信好友发送请求借款信息,进行诈骗。
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小窍门”
1、接到陌生电话,只要对方一谈到汇款、转账、银行卡、二维码等相关信息,一律不信,立即挂掉电话。
2、只要陌生人一谈到“中奖了”“出事了”,一律不信。
3、只要不认识对方,告知“我是某某熟人、公检法的”,“我是某某客服”要求转账的,一律不信。
4、所有短信,凡是让点击链接的,一律不信,立即删掉。
5、QQ、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交友链接,一律不点。
6、网络购物低价要小心,超低价格的,一律不看。
7、网购后冒充客服谎称购物支付失败要需要重新支付或输入验证码的,一律不信。
8、短信说你卡消费、盗刷的,一律不信。
9、邀请网络兼职刷单、刷钻能够从中获取利益的,一律不信。
10、所有网络不良借贷或者诱骗你通过某些APP进行不良借贷的,一律不信。
计算机学院提醒同学们:凡是接到陌生人来电、短信、无论何机关、何理由要求转帐、汇款、索要账号密码,不听、不信、不转帐、不汇款。
若上当受骗请第一时间报警,并将自己相关银行卡密码、软件登录密码、支付密码等通通改掉,并提醒家人、好友接到陌生电话不听不信,也不要相信网上所谓的可以将被骗款追回的软件或团体,谨防二次受骗。
计算机学院
2021年11月29日